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以江苏某工业园区为例,本文介绍了园区供热系统中的基本组件构成,根据用户侧需求建立了Matlab仿真模型,通过PID控制模型对供暖过程中的各个部件的损失以及响应进行了分析,并对各个部件的参数进行了模拟优化。结果表明:理想状态下,系统可以在控制系统下正常运行,但是部分参数需要寻求最优值,当管道横截面积为1 m2,管道长度为100 m时,该供热系统整体效果达到最优,综合考虑换热器效率和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保温材料的影响效果更大,应该优先考虑,以上为区域供热的参数设计以及部件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32.
基于GIS适宜性评价的中小城市公园选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评价中小城市建成区内土地建设成公园的适宜性,根据适宜性评价优化城市公园的布局,科学地预选出一批优先重点建设为公园的区域。【方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江苏省高邮市建成区为研究样本,从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两个层面分析影响公园选址的6个主要单因子因素:土地建设可行性、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公园可达性、城市防灾避险服务半径、人口空间分布。采用AHP与Delphi法相结合确定6个因子的权重,并按照不同权重加权叠加,分析公园选址的适宜性。【结果】在适宜性评价较高的区域范围内划定候选公园位置,并借助于LA模型分析,最终选取1个大型公园及7个小型公园为重点建设项目,并将其纳入城市公园体系规划近期建设项目。【结论】以定量数据辅助定性分析的选址方法,弥补了传统布局方法科学性、精准性不足的缺陷,可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3.
高新技术园区以高新技术创业为主要方式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创业社会利益是指高新技术创业活动发生后对社会产生的利益增进,是创业者利益与创业企业利益的外部性表现。高新技术园区政府构建创业机制动力是获得更大的外部性利益,并通过外部性利益内部化的方式推动创业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434.
王茜  王月容  古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7):6927-6936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奥森公园侧柏林内外,一年四季4种粒径空气颗粒物浓度全天24h监测、并同步观测空气温湿度、风速、光照等气象因子,分析了林内外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的四季变化、日变化和小粒径颗粒物所占比例日变化规律,并对各粒径颗粒物与小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和显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侧柏林内外空气颗粒物浓度虽然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但总体来说,林缘的均值高于林内均值,且夜间浓度高于白天,且四季均在5:00-7:00时间段不同程度达到峰值;2)从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的四季变化来看,林内TSP、PM10和PM2.5浓度的高低排序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PM1.0颗粒物浓度的排序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林缘TSP、PM10和 PM1.0浓度的高低排序与林内一致,而PM2.5浓度的高低排序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3)林内外小粒径颗粒物所占比例的四季变化:与颗粒物浓度的季节变化相似均是冬季最大,夏季次之,秋季、春季最小;4)在一定范围内,林内外空气颗粒物浓度与相对湿度、光照均呈正相关,温度和风速呈负相关,且林缘的颗粒物浓度与风速呈显著负相关,随着粒径的减小,相关性变大。说明侧柏林内较林缘相比有较好的滞尘效果,适合保健型园林的开发和建设。  相似文献   
435.
为"自下而上"研究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感知评价状况,以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以游客网络点评文本为研究数据,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数据归纳编码,提炼出36个游客感知评价范畴,进一步归纳总结为出游期望、出行选择、旅游吸引物体验、配套设施与服务体验、整体评价和行为意图6个主范畴,构建了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感知评价模型,探讨了国家森林公园与游客的互动模式,分析了游客感知评价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相应提出了对策建议,对促进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6.
目的 针对工业园区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大而造成大气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损害现象。 以长江上 游典型工业园区为研究区域,探究典型工业园区 VOCs 污染特征及对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 方法 采用苏玛罐在园 区企业厂界点、环境敏感点和城区点开展 VOCs 连续监测,样品经过分析处理后得到 108 种 VOCs 物质,分析大气 VOCs 变化特征,确定臭氧(O3 ) 生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贡献的优势物种,利用危害熵值( HQ) 和终生致癌风险 (Risk)评价 VOCs 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 结果 企业厂界点、环境敏感点和城区点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质量浓 度均值分别为 843. 57 μg / m 3 、321. 71 μg / m 3 和 149. 50 μg / m 3 ,3 个点位都表现出夜间 TVOCs 均值浓度高于昼间的 特点;企业厂界点、环境敏感点和城区点臭氧生成潜势(OFP)值分别为 4 507. 25 μg / m 3 、1 271. 25 μg / m 3 和 321. 87 μg / m 3 ,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企业厂界点 OFP 值贡献最大的物种,3 个点 SOAP 的值分别为 710. 61 μg / m 3 、545. 98 μg / m 3 和 209. 83 μg / m 3 ,芳香烃是 3 个站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P)贡献最大的组分,SOAP 平均贡献率 达到 88. 95%。 企业厂界点、环境敏感点和城区点的危害指数(HI)指数分别为 0. 31、0. 19 和 0. 08,3 个点位均不存 在非致癌风险;致癌风险评价中,苯、乙苯和二氯甲烷在 3 个点位的 Risk 值均高于 EPA 可接受水平 1×10 -6 。 结论 综 上,园区企业厂界点的污染水平高于环境敏感点和城区点,高于调研的其他工业园区;芳香烃类是各点位二次转化 能力最高的组分,贡献最高的物种是甲苯;3 个点位对暴露人群存在潜在致癌风险,各区域应将甲苯、苯、乙苯和二 氯甲烷作为优先管控物质。  相似文献   
437.
为了研究首都功能核心区新建小型城市森林公园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能力,本研究以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RS和GIS完成了2014年、2017年和2019年公园内及周边区域的地表温度反演,同时结合长期定点监测公园内外空气温湿度,分析城市森林公园内及周边冷岛效应。结果发现: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建成后,在园外100米范围内有一定的降温效果。相比建成前,2017年和2019年其100米缓冲区内热岛区域占比分别减少了4.83%和1.38%,地表平均温度比核心区分别降低了0.72℃和1.15℃,说明公园建成以来,充分发挥了冷岛作用;公园内各测点在10:00-17:00的平均温度低于对照点1.65℃,公园内部的相对湿度比对照点高2.68%;3月到8月公园内各点的平均温度比对照点低0.67℃,在3月、4月、6月和7月公园内各点的平均湿度比对照点高1.82%,说明森林公园在此段时间发挥着降温增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8.
以赣州市章贡区海绵型公园绿地为例,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平均最近邻指 数、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估计识别海绵型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测算主要影 响因子对海绵型公园绿地空间分异的解释力。研究结果表明:海绵型公园绿地呈聚集但不均衡的 空间分布,具有“内密外疏”的特点;方向特征表现为东北—西南走向,与城市发展方向一致;空间 分布密度呈中间高、四周低的态势,城镇组团的高密度与四周乡村组团的低密度形成强烈反差;影 响海绵型公园绿地空间分异的因素有地形坡度、土壤质地、用地类型、径流现状、交通条件和人口 密度,其中交通条件的影响力最大,用地类型和交通条件交互作用时的增强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439.
【目的】观测北方干旱半干旱城市公园绿地不同植被结构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颗粒物浓度,并评价影响因素及其交互影响,为北方城市居民选择游憩时间及公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7—8月,同步观测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公园5种植被结构及对照点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颗粒物浓度,分析空气负离子与空气颗粒物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植被结构空气负离子浓度基本呈“V”形变化特征,空气颗粒物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早晨,最低值出现在下午;不同植被结构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均高于对照点,且复层植被结构产生的负离子浓度要高于单层植被结构,不同植被结构对空气颗粒物浓度的调控存在着削减和集聚并存的效应;气象因子是影响空气负离子和空气颗粒物浓度的主要因素,风速与空气负离子浓度间显著负相关,温度与空气负离子浓度、总悬浮颗粒物(TSP)和PM10浓度间显著负相关,相对湿度与空气负离子浓度、TSP和PM10浓度间显著正相关,露点温度与PM2.5和PM1.0浓度间显著正相关;空气负离子浓度与PM1.0浓度间显著负相关。【结论】复层植被结构较单层植被结构对提高空气负离子浓度有更加显著的作用,疏密适当的植被对减少空气颗粒物浓度起到积极作用;依据观测结果,建议城市周边居民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最佳时间选择在9:00—10:00和14:00—17:00。  相似文献   
440.
智慧园区的建设推动着企业与城市的发展,传统的园区管理方式已不再适用于产业融合创新的智慧园区。以曹家滩园区为例,设计智慧园区平台总体框架,针对园区中身份识别存在识别环境差、效率低、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多核学习的身份识别算法。所提算法将视频数据中的数据分为图像、音频,并采集个人信息的文本,并将三种模态的信息输入同一样本空间中,通过引入间隔约束的多核学习算法,保留不同模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并进行特征融合与决策融合,最终采用分类器与评分机制输出身份识别结果。通过公开的视频数据集与曹家滩园区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最高准确率达到97.2%,与传统算法相比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